其他引起平衡訊號引錯亂原因


繼隨上頸椎錯位之後,下列的功能障礙可能在一般疼痛病症找尋得到。

骶髂關節功能障礙

骶髂關節是骨盆關節,在骶骨與髂骨之間的。它是由強大的韌帶連接。在人類,骶骨支撐脊柱;上身的力通過這些關節散放至骨盆,經腿部,直達地面。它是一個吸震結構,只容許少量活動。它所提供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使大腦可以確定在坐立時身體重量的分佈和在步態週期的定時。

骶髂關節功能障礙是關節運動不當。它會影響整個身體的平衡和活動。

骶髂關節與坐骨神經線

Sacroiliac Joint: Blausen.com, Wikimedia Commons


椎關節功能障礙

小面關節

Facet Joints: Blausen.com, Wikimedia Commons

除了上頸椎外,幾乎每一節可活動的脊椎層面都有一對小面關節在相鄰的脊椎骨後面。

這些關節是在不斷活動,甚至連呼吸這個動作都需要這些小面關節的參與。小面關節的滑動表面通常塗覆有一個非常低摩擦力的濕潤軟骨。每個小面關節都由關節囊包住為它其分泌潤滑液。這些膠囊有豐富的神經感應器,在刺擊時發出警告。

脊椎關節功能障礙是指關節的異常活動。它會導致疼痛和影響神經的運作。


前庭功能障礙 (內耳失調)

前庭器官是內耳的組成部分,用作檢測頭部在空間的位置和活動情况的。前庭系統是指這個輸入器官,連同在大腦中的神經電路及輸出。當在頭部兩側的前庭器官都正常,他們便會發送對稱的訊號到大腦。

如果系統是由疾病,老化,或損傷破損,前庭病症發生的一些以下症狀:

  • 眩暈和頭暈
  • 不平衡和空間定向障礙
  • 視覺干擾
  • 聽力變化
  • 認知/心理變化
內耳

The Internal Ear: Blausen.com staff. "Blausen gallery 2014". Wik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ine.


視力功能障礙

在眼眶內的左眼球、肌肉和神經

Lateral eye and orbit anatomy with nerves: Patrick J. Lynch, Wikimedia Commons

輕微斜視

Strabismus: Montrealais, Wikimedia Commons

視力起著平衡的顯著作用。雙眼視覺是以每邊的六塊眼球外肌把眼睛對正外物,把影像投射於視網膜上。腦子把左右兩個影像融合為一個立體感覺影像,包含了保持身體平衡的深度尺寸。當這融合不靈,為免錯誤,來自一隻眼的訊號便被抑制,視覺便轉為單眼了。

論是眼位偏斜,眼球運動障礙,在兩眼的處方差異過大等原發性眼患,或中風,腦外傷,前庭功能障礙,上頸椎錯位等繼發性視覺問題,視覺出錯擾亂了整個身體肌肉的張力。這包括了所引起的頭部異常或代償性的姿勢,像下巴向上,下巴向下,頭部左邊或右邊傾斜,臉轉向右側或左側,或不同位置組合。

雙眼視覺光學機制的線圖

Principle of binocular vision: Vlcekmi3, Wikimedia Commons


牙骹功能障礙 (顳顎障礙, 顳顎關節症候群)

格雷的解剖書:左顳肌

Left temporal muscle: via Wikimedia Commons

格雷的解剖書:左咬肌

Left masseter muscle in red: via Wikimedia Commons

格雷的解剖書:左外部和內部翼內肌

Left internal and external pteryoid muscles: via Wikimedia Commons

圖文:傾斜頭部/頸部/顳下頜關節

Tilting of head/neck/TMJ: Maya2008, Shutterstock.com

下頜骨的左右二側以韌帶及肌肉平均懸掛於頭骨下,就好像一個鞦韆掛在橫槓上。當頭髗放平時,兩邊的牙骹受到相同的拉力。

當上頸椎錯位發生,頭髗傾斜,傾仄了牙骹擺動的軸線。在地心吸力影響下,就算衹是吊著不活動,左右兩邊的牙骹也受到不同程度斜向牽引。肌肉以所受到的拉力作對應的收縮。

軸向傾斜使走向不同的肌肉作諸般收緊,產生關節內力的失衡,使到甚至在静止時一些肌肉過勞及韌帶張緊,在進食,吞嚥和說話時,情況變得更甚會,同時更令到關節颠簸地運作。

此外,咬合不正,缺牙,長時間開嘴,唱歌,嚼口香糖,口呼吸等也會使到顳下頜關節緊張。

因為頸椎與顎部的位置,及頸神經與供給口面的三叉神經是相關的,由牙骹和肌肉所輸出的異常感覺信號,早過疼痛出現之前已影響身體的平衡了。

圖片:頭部前傾,頭部和下巴前伸,失去正常頸曲線

Forward head carriage, poking chin: Maya2008, Shutterstock.com


皮膚功能障礙

插圖:觸覺受體在皮膚

Tactile Receptors in the Skin: Blausen.com, Wikimedia Commons

腳在中位、外旋及內旋

Supination and pronation of the foot: Braus, Hermann, Wikimedia Commons

皮膚是身體最大的器官,覆蓋20平方呎,直接接觸週圍環境。

腳底皮膚提供對身體的重量分佈和地面屬性的信息,從而使人體可根據它作出反應。

腳掌不對稱的肌肉張力作出適應,如高足弓,低足弓,入字腳,八字腳。但腳底及接觸面的面積和位置也發生了異常變化,從而引發不同的信號模式。

雞眼、硬皮、不合適的鞋、和隆得高高的矯正鞋墊可以使到了腳底皮膚產生異常訊息。

正常腳印

Footprints of parallel feet on standing: Martiny, Wikimedia Commons

高足弓和扁平足的腳印

Footprints of high arch (left) and flat foot (right) : modified from the above normal footprint


肌肉功能障礙

平衡感覺輸入紊亂導致身體的不同部位的肌肉有不對稱的張力模式。低張力肌肉體積較小,激活速度較慢,比較正常肌肉虚弱。高張力肌肉的特色則與此相反。低張力肌肉因為不能完全收縮,它提供的感官信息是會少過處於對側的高張力肌肉。而變成為異常平衡感覺輸入的次級源頭。

肌肉是以鎖鏈環接共同運行。弱肌肉是一個薄弱連接 ,它迫使其他上下鏈肌肉更加努力工作。這些替代肌肉容易緊張,因為他們被招募去應付不適合他們的工作。

羸弱的下肢肌肉,危及身體直立的穩定性,成為大多數的肌肉骨骼功能障礙的關鍵。

骨骼肌(前)

Muscular system (front): Bouglé, Wikimedia Commons

骨骼肌(後)

Muscular system (back): Bouglé, Wikimedia Commons

當平衡訊號引錯亂,所有功能障礙也必須要修正,身體才達到更佳的恢復狀態。



往上頁符號
往下頁符號